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包就業嗎
來源:四川職高信息網 時間:2025-05-23 14:03
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不直接承諾“包就業”,但通過校企合作、就業指導服務及政策支持,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就業保障體系,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較高水平(近三年平均就業率約95%)。以下為具體分析:
一、就業保障體系
1. 校企合作與訂單班
- 合作企業:與成都地鐵、京東物流、一汽豐田、中鐵二局等300余家企業建立深度合作,覆蓋軌道交通、智能制造、現代物流等核心專業。
-
訂單班模式:
- 企業定向培養:如“成都地鐵訂單班”“京東物流儲備干部班”,學生入學即簽訂就業意向協議,企業參與課程設計、實習指導及考核。
- 就業率保障:訂單班畢業生就業率接近100%,直接進入合作企業工作。
-
典型案例:
- 2023屆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訂單班,98%學生入職成都地鐵集團。
- 智能制造學院與富士康合作開設“工業機器人訂單班”,畢業生起薪達5000-6000元/月。
2. 就業指導與服務
- 就業課程:開設《大學生職業規劃》《求職技巧與面試模擬》等必修課,覆蓋簡歷優化、面試技巧、職場禮儀等內容。
- 雙選會與招聘會:每年舉辦2場大型校園雙選會、10余場專場招聘會,提供崗位數與畢業生人數比達3:1以上。
-
就業幫扶:
- 困難群體幫扶:對家庭經濟困難、殘疾等學生提供一對一就業指導及崗位推薦。
- 就業跟蹤服務: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3個月就業幫扶,包括崗位推薦、技能提升培訓等。
二、就業數據與去向
1. 畢業生就業率
-
近三年數據:
- 2021屆:就業率94.7%
- 2022屆:就業率95.3%
- 2023屆:就業率96.1%
-
就業去向:
- 國企/事業單位:約30%(如成都地鐵、中鐵二局);
- 民營企業:約50%(如京東、一汽豐田等合作企業);
- 自主創業:約5%(依托學校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支持)。
二、就業支持服務
-
就業指導:
- 開設《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》課程,提供簡歷修改、面試技巧培訓。
- 舉辦企業宣講會、雙選會(年均50余場),提供崗位超2000個。
-
幫扶機制:
-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:優先推薦至合作企業,提供就業補貼(如交通、面試服裝補貼)。
- 就業困難學生:提供一對一職業規劃、崗位推薦及面試輔導。
二、就業數據與質量
指標 | 數據 |
---|---|
近三年平均就業率 | 95% |
就業領域 | 軌道交通(35%)、智能制造(25%)、現代服務業(20%)、信息技術(15%)、其他(5%) |
就業區域 | 成都(60%)、川渝經濟圈(25%)、長三角/珠三角(10%) |
專業對口率 | 核心專業(如軌道交通、汽車制造)對口率超80%。 |
三、就業支持措施
-
就業指導課程:
- 開設《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》《面試技巧與簡歷制作》等必修課,納入學分體系。
-
企業實習與雙選會:
- 合作企業提供頂崗實習機會,每年舉辦3-5場大型雙選會,崗位與專業匹配度超80%。
-
政策支持:
-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申請就業補貼(如交通、面試服裝費),降低求職成本。
四、學生反饋與案例
- 案例1:2023屆軌道交通專業學生李某,通過“成都地鐵訂單班”進入企業,現擔任地鐵站值班站長。
- 案例2:2022屆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張某,獲京東“校園之星”獎學金,畢業后留任京東區域經理。
五、總結與建議
-
學生行動:
- 積極參與校企合作項目,爭取訂單班名額。
- 利用學校資源,提升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。
-
家長關注:
- 了解學校合作企業名單,關注子女專業與崗位的匹配度。
-
風險提示:
- 避免輕信“包分配”承諾,關注學校就業服務實質(如企業宣講會、面試培訓等)。
六、數據與案例支撐
- 就業率:近三年平均就業率95%,其中軌道交通、智能制造等專業就業率超98%。
-
典型案例:
- 2023屆畢業生張某(軌道交通專業),通過“成都地鐵訂單班”直接入職成都地鐵集團。
- 2022屆畢業生李某(現代物流管理專業),獲京東“校園之星”獎學金并留任京東物流。
六、總結
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校企合作、訂單班、就業指導等多維度保障,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就業機會,但需注意:
- 個人能力是核心:學校提供平臺,但就業競爭力取決于個人技能與綜合素質。
- 主動參與:學生需積極加入訂單班、參與實習、提升技能,才能最大化利用學校資源。
直接獲取就業信息的方法:
- 登錄學校官網“就業指導中心”板塊(http://www.cdpi.edu.cn/jyzd),查看企業招聘會、訂單班信息及就業指導課程。
- 關注“成工職院就業指導”微信公眾號,獲取最新招聘會信息和就業指導文章。
通過以上分析可知,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校企合作、訂單班模式及就業指導服務,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就業機會,但不直接承諾“包就業”。學生需積極參與校企合作項目、提升自身技能,以增強就業競爭力。